《CT理论与应用研究》
要想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摘除落后贫困的帽子。“扶贫资金的精准使用”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论“六个精准”中的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广泛建设财政扶贫项目,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经过对贫困地区的长期资助和帮扶,取得了一定的扶贫效果,很多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但是由于对扶贫资金管理不到位,专项扶贫基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上扶贫制度不完善,目前的扶贫工作并不顺利[1]。
1 财政资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
1.1 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在出现新型产业之前,必须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脱贫工作虽然较艰难,但贫困地区都是经济未饱和地区。在这种条件下,如果能做好脱贫工作,可以很好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各项建设相对落后,但这些也成为贫困地区新的开发点。开发好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促使经济未饱和区域的相关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因此,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将扶贫资金投入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中;也可以投入相关产业的建设中,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还是在当地建设相关产业,都需要财政资金支持[2]。
1.2 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能保障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政资金。扶贫工作具有一定正外部性,可以根据预先计算,将财政资金通过分批次拨放的方法投入扶贫工作中。这样有计划的投入能够提高资金的运用率,减少市场和外部人员的干扰,使扶贫资金能够顺利投入具体工作中,以便加大财政资金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由此可以看出,以国家政策为基础的精准扶贫在具体的实行和工作安排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精准扶贫就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缩小贫富差距。而财政资金的投入是对扶贫工作的最大支持,能够带动当地产业和经济发展,为当地科学发展提供资金保障[3]。
2 财政资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财政部门下拨扶贫资金时缺少针对性
精准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导向。在对贫困地区实施资金扶贫时,存在严重的资金不匹配现象,即扶贫资金多少与贫困人员的实际情况不匹配。
有的地方扶贫资金发放不及时、不准确,没有按照规定为贫困人员发放资金,有些地区甚至因为其他原因导致贫困户没有被纳入贫困资金的扶助范围内、没有享受到政府的帮助,而非贫困户却享受到了贫困资金。这些现象说明地方政府对贫困户的划分不够准确,区分贫困人员时存在不合理、不客观现象,使得国家拨放的贫困资金,不能发挥作用。由于相关部门没有针对性地分配扶贫资金,部分地方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2.2 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持续性不足
目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为实现2020年彻底摆脱区域性贫困的目标,政府每年下拨了大量扶贫资金。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国家投入的精准扶贫资金增长率逐年递减,导致部分地区因为扶贫资金不足引发了扶贫工作懈怠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持续进行[4]。
贫困地区因为金融和信誉体系不完善、人员不良贷款记录的比率较高、资金回收率不高等问题,导致只有极少一部分贫困户能够得到金融信贷支持。有些金融优惠政策因贫困人员不能满足相关条件而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扶贫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始终存在[5]。
2.3 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我国,贫困资金的下拨是由各级政府逐级申报,按照贫困者数量和贫困程度进行分配。但是,由于每个地方的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不同,导致在层层报批的过程中部分人员滥用权力、利用制度漏洞牟取私利,致使真正贫困的人口享受到的资金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扶贫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在下拨扶贫资金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不能有效协调合作,出现了管理混乱、管理不足的情况,扶贫资金不能及时进行审批,通过审批的资金不能及时发放,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存在假脱贫、虚脱贫的情况[6]。
上一篇:第四代经济增长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