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理论与应用研究

这个历史上支持纳粹大屠杀的理论,不但没有消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1
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约有600万犹太人、数百万苏联和波兰公民、20万吉普赛人在纳粹集中营里惨遭杀害。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德国要进行这种大规模屠杀呢?如此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政策为什么能在拥有6000万人口的国家通行无阻呢?
有一种理论认为,纳粹德国把大屠杀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来获取了民众的支持,这个外衣叫作“优生学”。
曾屠杀110万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优生学的历史:从传统观念到“政治武器”
所谓优生学,就是人类通过主动淘汰劣等遗传因素,保留优质后代以加强延续的理论。这个理论并非新生事物,在中外历史上都非常悠久。比如,春秋时期的《左传》就记载“男女同性(姓),其生不蕃”。翻译过来,就是男女如果姓氏相同,血缘关系较近,其后代延续也会更困难。因此,应该通过疏远血缘来加强生育。这说明古代中国就已有了早期的优生观念。
西方同样如此。能征善战的斯巴达仅靠25万人口就能称霸整个希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优生传统。据《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载,斯巴达人会通过严格的选择和训练来保证后代强大。
斯巴达军队
为此他们不但要求每个男人接受军事管理,还对女性进行体格训练,包括跑步、摔跤、标枪等项目。他们甚至连男女结合的年龄都有严格规定,男性在30岁左右,而女性在18至20岁。
不仅如此,这些精壮异性结合所生下的婴儿还要由长老先行检查,如果有明显缺陷,或是体格不达标,都被遗弃到“弃婴谷”。可以说,斯巴达人为了实现优生几乎达到了那个时代想象力的极限,在生育的各个环节都有细致有效的优生手段。这使得斯巴达人拥有了远超其他国家的单兵素质,斯巴达军队也经常以少胜多。
遗憾的是,尽管人们非常重视生育,产生了大量关于优生的知识,但古代优生学并没有成为类似天文学、数学那样的科学。因为当时的人们大多通过生育来总结经验,缺乏足够的知识来解释优生现象。因此,优生知识只是通过箴言或者民谚形式记录,被融入传统的生育观念流传下来。
>基因的发现,为优生学插上了“科学的翅膀”
20世纪的一项新发现彻底改变了优生学,这就是基因(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在《精密遗传学原理》一书中正式提出“基因”概念)。通过基因,人们发现自己可以通过操纵遗传规律来加速人类的进化,基因的发现让优生学有了科学解释和实践手段。
基因的发现为优生学插上了“科学”翅膀
这与我们往常所理解的“从科学技术”的逻辑不同,一般科学研究是先发现一个理论,基于这个理论,人们慢慢再发展技术并应用推广。而优生学刚好相反,先有了上千年的应用,其原理才被人发现。
这就造成了各种乱像,所有优化人类遗传因子的技术都能和基因理论扯上边,很多做法都急着披上“科学理论”的外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时,很多欧美国家都提出了“种族净化论”,认为西欧属于“优良种群”。为了避免优良基因被稀释,他们大幅度限制东欧和南欧的“劣等种族”移民,并开展“优生运动”。比如,美国就曾为了“净化种族”,在1907年开始对穷人、少数民族和新移民进行长时间绝育,只加利福尼亚一个州,就有6万多人被强制绝育。
美国优生学宣传海报
这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纳粹德国提出“种族卫生理论”。这个理论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阿尔弗雷德·普罗兹提出的,要求要像清理个人卫生一样对种族遗传进行净化,创造出更加“健康纯净”的德意志民族。
于是纳粹进行了大规模的绝育行动,从1933年开始,先后颁布了《遗传病后裔防治法》和《德意志血统及荣誉保护法》,对患有遗传病的人进行强制绝育,同时禁止犹太人与德意志或雅利安人结合。此后,绝育的范围不断扩大,甚至用到了不同政见者身上,优生学开始成为纳粹党人的政治武器。
到了1938年,绝育似乎已经满足不了“净化德国”的需要,于是他们开始鼓吹遗传缺陷的人是“没有价值的生命”,把绝育升级为“安乐死”。那时候的宣传海报甚至写着:“一个遗传缺陷患者一生将耗费社会6000万马克,其中也包括你的钱。”在这期间,40万人被绝育,25万人被执行安乐死。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