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孙伯扬应用炭类中药经验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5

□ 张国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炭类中药(以下简称炭药)在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记载,炒炭用药物有200余种,目前尚用60多种,中国药典收载20余种,这些炭药大多具有止血或增强止血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孙伯扬教授在临床中擅长应用炭类药,无论寒热虚实之证均有应用,并且每用必效。兹简要总结如下。

清热类药物炒炭

清热类药物炒炭后,多数其清热作用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清热作用较生用为和缓,像女性经期、老人久病、阳气不足等,如有热证需用清热类药物,使用清热药不宜过量、过猛,孙伯扬此时往往使用金银花炭、龙胆草炭、栀子炭、黄芩炭、生地炭、白茅根炭等清热而不伤正。如内有积滞,便中有血用大黄炭;湿热腹泻,肠风便血用黄芩炭。灯心草生品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水作用,主用于小便癃闭、水肿、心烦不寐。而煅炭后,具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喉痹及金疮出血。连翘炭、槐角炭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则明显优于生品。

活血、止血类药物炒炭

活血、止血类药物炒炭后,能增强其活血、止血功能,适用于女性癥瘕、月经不调、各种血证等。孙伯扬常用的该类药物有:茜草炭、蒲黄炭、白芍炭、当归炭、藕节炭、棕榈炭、小蓟炭、地榆炭、侧柏炭、槐花炭、血余炭等。如地榆,苦、酸涩,微寒,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作用。经制炭后,可增强其止血作用。用于治吐血、衄血,胃肠出血、血痢、崩漏等出血证。头发本身无止血作用,经煅炭后方有止血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头发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碳、氮、氢、氧等,煅炭后主含炭素,有机成分因炭化而被破坏,无机成分至少含30多种元素。血余炭能加速血凝时间,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其中含有钙铁离子有关。若除去,则凝血时间延长。

补益类药物炒炭

补益类药物炒炭后补而不腻,实验证明,有些药物经炒炭后作用明显增强。孙伯扬临床常用这类药有白术炭、杜仲炭、熟地炭、首乌炭、白芍炭等。如杜仲炭的补肝肾之力较生品强。

温里药炒炭

温里药物炒炭后,温里作用减弱,但可增强止血作用,且药物性能、归经有所改变,并产生新的疗效。孙伯扬常用药物是炮姜。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回阳,温化寒饮的作用,本身无止血作用,而经制炭后,称为炮姜,性味变为苦、涩、温,归脾、肝经,功效虽与干姜相似,但温里作用弱于干姜而长于温经止血,主用于虚寒性出血症。现代药理研究,干姜主含姜辣素和挥发油等成分,经炒炭后,挥发油大部分被破环,其燥烈之性已减,而温守之力增强,因而有守而不走的功能,同时干姜炒炭后,增加了炭素,由于炭素的吸附作用,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收涩类药物炒炭

收涩类药物炒炭后其收敛性多增强,孙伯扬临床常用药为:椿根皮炭、乌梅炭、石榴皮炭等。

理气类药物炒炭

理气类药物炒炭后理气作用和缓,多用于年老久病、气滞并气虚者。孙伯扬常用药有:陈皮炭、青皮炭、枳壳炭等。如青皮所含挥发油有祛痰作用,对气管有较强的松弛作用,对胃肠道有温和刺激作用。而青皮经炒炭后所含挥发油减少约80%,故其祛痰、理气作用减弱,药性和缓。

外用类中药炒炭

孙伯扬常用外用类中药炒炭药物有:地榆炭、干漆炭等。干漆炒炭后能减低其毒性和刺激性。地榆中含有大量鞣质,鞣质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生品地榆鞣质含量是6.95%,地榆炭的含量则仅有1.24%,因此,治疗烧伤地榆应生用,但中医临床往往取地榆炭,而不是生品。实验证明,地榆炭在治疗烧伤的机制中,除了局部收敛止血作用外,还通过全身作用以消除局部病灶。

但是,地榆炭治疗动物伤口,不化脓、渗出物少、恢复快、死亡少。而用生地榆治疗后动物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而且死亡快。另外,通过体外抑菌实验证明,地榆炭可抑制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生长。

链 接

历史悠久的“炭药”

炭类中药(以下简称炭药)是一类用途较广,功效特殊的中药。中药制炭用于临床,由来已久。

早在《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中均有“燔发”的记载,即今之血余炭。在汉代《金匮要略方论》中有乱发烧灰的记载,并在桑根皮、王不留行项下分别指出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可见当时制作炭药已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元代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用“十灰散”治疗吐血,并有“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之说,古人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水克火即黑克红,因此有“以黑胜红”、“红见黑则止”的论述。明代李时珍认为“烧灰诸黑皆能止血。”明清时代更有许多医药学家对于炒炭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很多的炮制方法,阐明了炭药止血作用的机理,拓宽了炭药的应用范围。

上一篇:县教育局:“三个课堂”应用正式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