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理论与应用研究

曾同生,扫描地球做CT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7

对人体进行CT,人体近在咫尺;在地球上做CT,距离可以很远,几十米到几百米,甚至七八公里。关键还在深不可测的地下。

曾同升基于地质知识,认真分析了超深层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效果。

越是深不可测,越是要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球物理研究所一探究竟。在石油地球物理研究所,曾同升带领的团队是一群为地球做CT的高手。他们对人工地震波给出的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地下油气地质目标。

曾同生,80后硕士研究生,固体地球物理专业。 2012年6月加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3年起带领团队聚焦天然气勘探开发问题,开展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一体化研究。他的研究对象来自新疆克拉美的火山岩和天然气。到塔里木克拉苏构造带复杂构造气藏,从长庆苏里格致密气藏,到四川须家河碎屑气藏、四川威远-长宁页岩气等,取得一系列成果,实施一大批有利地质目标,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引导。

其中,塔里木克拉苏构造带的研究和应用可谓亮点多多,引人瞩目。

面对危险,我被责令负责

说到克拉苏,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说到西气东输,它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负责为华东和华北15个省市的约4亿人口和300多家企业供气。 ,以及120多个大中城市。克拉苏构造带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克拉苏要继续“加气”,确保下游4亿人用气持续。

曾同升与法国CGG的资深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克拉苏构造带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然而,好的东西越多,就越难得到。克拉苏构造带气藏类型为构造气藏。目的层埋藏深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的风险、困难和投资大于一。

再大的难度也比不上天然气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随着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天然气消费安全已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集团公司高层高度重视克拉苏构造带的重大生产技术问题,组织国内外多家地球物理研究机构到克拉苏构造带进行调研。

作为中国石油第一、第三中心,勘探院和石油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动承担克拉苏构造带地震成像任务,并选定曾同升为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带领团队开展克拉苏构造带地震成像的设计、研究和应用,以准确预测有利的地下地质目标。

攀登险峰别无选择

受命于险境的曾同升团队一开始就迎来了一系列顶级挑战:天山系统新近纪以来急剧上升,导致勘探区地表和地下条件构造极其复杂,地震成像面临静校正、叠前去噪、速度建模、叠前深度等诸多技术难点移民。而且,随着克拉苏构造带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该区地质目标逐渐转向超深层,地质构造更加复杂,地震反射信号能量较弱,信噪比较低……克拉苏构造带地震成像处理难度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这些问题使得克拉苏构造带复杂构造的地震成像质量和精度较差,地震成像数据预测的构造圈闭与实际钻井结果不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展克拉苏构造带高精度地震成像研究,提高复杂构造圈闭预测精度,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提高勘探开发效益。这对于西气东输管道的持续供气具有重要意义。

险峰上风光无限。曾同生队必须攀登这座险峰。别无选择。

历经七年磨砺,已成战线。

在充分了解克拉苏构造带复杂的地质条件后,曾同生敏锐地意识到,要仅靠地震准确找到超深层。有利的地质目标。要组建地质、地震、测井多学科联合研究团队,双轨并行:围绕制约地震成像的核心技术瓶颈,开展地震成像处理技术研究。形成克拉苏构造带地震成像关键技术系列;另一方面,针对地震成像在超深层复杂构造预测中的强模糊性,通过地震、地质、测井、重力、磁、电等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建立地震——地质整合圈闭实施过程将提高地震成像预测精度。

曾同升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复杂山体的地震波场特征。

目标敲定,曾同升团队制定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2013-2016年,以克深2-8区块为例,开展地震资料成像研究,初步形成克拉苏构造带地震成像关键技术,建立地震地质一体化圈闭实施取得克深2-8区块地震成像突破,支持该区勘探开发;第二步,2017-2019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地震成像处理关键技术和地震地质一体化圈闭实施过程,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克拉苏构造带其他勘探区等。地震成像取得重大突破,更有效地支持勘探开发。

上一篇:源于数学变换的神奇CT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