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理论与应用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4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不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文艺工作者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者和传播者、培养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使命。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既是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精神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高校学科体系优化设计,完成人才培养体系良性构建的必然选择。

“课程思政”的理论探讨

“课程思政”的实质。“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并非指某门具体的思政课程,而是通过深入挖掘现有各类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完美融合,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课程思政”既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观培养和塑造中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和育人环境的思政价值,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融互通的特点。教学目的明确,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将育人置于首位,明确任何学科教学目的的第一位均是回答“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将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渗透到教学全过程。

思政课与专业课价值层面的同向同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实现有机统一,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首先,思政课程是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是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于其他课程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坚守思政教学,保证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挖掘其他艺术课程和艺术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体验度。用活泼的艺术形式修饰和表达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并以丰富的艺术活动加以呈现,使受教者更易于接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创作活动中投入情感和激情,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念潜移默化的根植于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中。其次,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对艺术课程的价值引领。习近平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十九大报告指出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艺术工作者最终创造出的艺术作品和培养出的艺术人才都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服务于人民发展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的社会价值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艺术教育之中,为艺术教育提升价值内涵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和最鲜明的指引,促使学生在对艺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转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个体养成生存智慧和培养艺术发展能力,同时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找到正确的人生导向,实现审美与价值目标构架的统一、艺术性与道德性发展的统一。

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创新教学设计是基础。根据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呈现方式,教师在集体备课、共同教研的基础上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修正课程设计,以增加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手段创新是保障。是否能够实现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成为了关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呈现方式和媒介,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不断扩展和延伸教学空间,促进载体与教学内容的相互整合。实践创新是关键。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不断修正完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最好的“试金石”。通过“ 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实现艺术与思政同频共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和认同,锻炼学生知识转化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怀,同时也有利于调动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形成和谐而强大的教育合力。

基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

上一篇:关于就业及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